以科技創新香港引領大灣區發展
《跑贏智能時代》白皮書發佈
暨 HONG KONG X 青年科技創新創業論壇成功舉辦
九月 15, 2017
HKX被投企業報道
Efinix可編程芯片:可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發展
十月 10, 2017

跑贏智能時代——
打造香港國際科創中心 引領大灣區經濟健康發展

講者:李澤湘
編者按:9月11日,《跑贏智能時代》白皮書發佈暨HONG KONG X青年科技創新創業論壇在香港成功舉辦。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陳冬先生,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HKX科技創業平台主席沈南鵬先生,騰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HKX科技創業平台榮譽主席馬化騰先生,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太平紳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楊偉雄太平紳士,香港科技大學校長、HKX科技創業平台顧問委員會主席陳繁昌教授,HKX科技創業平台聯合創始人、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創業導師、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團結香港基金會總幹事鄭李錦芬太平紳士,香港科技園董事局主席羅范椒芬太平紳士,港科院院長徐立之校長,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林家禮博士,光大控股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陳爽先生,前海管理局副局長王焱俠女士和 HKX科技創業平台聯合創始人、香港大學教授陳冠華教授,信和集團執行董事黃永光先生,新鴻基地產工業樓宇租務部總經理邱萬發先生等人出席活动。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等主禮嘉賓見證《跑贏智能時代》白皮書發佈
李澤湘教授在會上介紹了白皮書的一些主要觀點,並暢談了香港未來如何才能跑贏智能時代。以下根據李澤湘教授2017年9月11日在《跑贏智能時代》白皮書發佈暨HONG KONG X青年科技創新創業論壇上的演講整理而成。部分內容有所修改。
尊敬的特首、陳主任、還有各位嘉賓、各位導師、年輕的創業者們,非常高興有機會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白皮書的主要觀點。

白皮書從策劃到最後發佈,前後花了十個月的時間。從2016年11月開始,工作人員深度拜訪了15位對香港科創有深刻認識和獨到見解的專家學者、9位香港-X平台顧問、16位香港-X平台導師,研究了海外超過43份最新文獻,香港、內地及海外15個案例,徵求各方意見,才形成了這本白皮書。

·香港科創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香港科創是否必要,見仁見智,多年來也存在不同的爭論。香港產業結構單一,工業沉寂多年,為了在未來發展中持續保持優勢,香港一直都希望建立新的支柱產業,讓經濟多元發展。而創新科技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潛力成為香港新的經濟增長點。

如何推廣創新科技是香港一直面臨的問題。對於這個命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社會各方都有着不同的回答。為了理解香港現時的經濟發展實力,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向去看。縱向是指深入分析過往香港的經濟發展,橫向是指把香港和其他地區並列比較和分析各自的優勢。

縱向回顧過去二十年香港經濟的發展,香港GDP從2006年的2116 億美元一直增長至2016年的3209億美元,GDP平均增長率達3.3%。跟歐洲或者一些發達國家比,3.3%的增長率似乎表現不俗,然而我們並不能因此就簡單地認為香港經濟發展良好並無科創的需求。

橫向比較香港與被並稱為“亞洲四小龍”的南韓、新加坡、台灣,可以發現香港的GDP增長率卻位於四小龍之尾。
中金公司在2015年發表了一個名為 《三城記》的調研報告:對香港、新加坡、深圳,做了一個非常詳細的對比。報告顯示,香港的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的經濟活力一直高於香港。2003年新加坡的人均GDP超過香港,2010年新加坡的GDP總量超過香港。深圳是香港的鄰居,更是未來的合作夥伴,今年GDP總量也超過香港的總量。
香港所面臨的問題,不是在GDP的增長數量和總量,而是經濟的結構問題。

《三城記》中的經濟結構

香港

香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占比分別是0%,7.3%,而第三產業占比達92.7%。服務業幾乎成為了香港經濟的唯一支柱,而農業貢獻近乎零。通過比較香港工業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可以發現香港的工業對整個經濟增長貢獻極小,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微乎其微,只是圖表8中紅色的一小塊。製造業在整個工業的比例只有1%多,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自從香港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大量向大陸轉移,香港產生了工業空心化的經濟結構問題。香港必須意識到問題所在並加以正視。

新加坡

過去二十年,新加坡的工業和高科技產業整體佔比一直保持在20%以上。從早期的硬盤產業、芯片產業、半導體設備產業,再到近期的機器人還有製藥產業,新加坡的高科技或者工業在整個經濟裡一直保持著相當大的比重。
深圳

在臨近香港的深圳,農業跟香港一樣也逐漸息微,其占比亦下降到近乎零。在發展高科技的領域深圳理應跟香港同步,然而深圳的工業占比達44%。更重要的是深圳高技術製造業占到工業增長值的比例超過60%。在深圳的經濟結構中,工業和服務業共同拉動深圳的經濟發展。
香港科創困境

過去二十年,香港在科創上也付出過不少努力。從董建華時代建立創新及科技基金到科技園、數碼港的成立,从2009年成立180億港元的研究基金,到2015年正式設立的創科局,香港一直重視科技创新並為之不斷投入。香港創科局一直不為餘力推動香港創科事業發展。
香港在教育方面也實力過人,香港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同時有4所大學在QS大學排名中名列前50,有5所大學排名全球前100。這些都得益於香港的學生用功學習,教授們孜孜不倦做科研寫論文。
此外香港還有優美的環境,良好的空氣,法治,稅率等優勢條件,然而坐擁優勢之下,香港工業發展並無起色,科創事業始終沒有突破瓶頸。這是一個值得深刻思考的問題。因此香港需要正視這個問題,並聯動各方努力尋找解決辦法。

不進則退,落後就要挨打

在東莞的虎門有個海防博物館,記錄了清末鴉片戰爭的歷史。當年英軍不遠萬里入侵清朝,清軍無力抵抗,潰不成軍,死傷逾兩萬多人,而英軍卻只傷亡了五個人,這五個人可能還是爬炮臺摔的。造成如此巨大實力懸殊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在海防博物館里給出了答案:武器技術的優劣。清軍用的大炮粗製濫造,英軍用的大炮卻是用蒸汽機、機床加工出來的精良產品,論射程、論精準度、論殺傷力都遠勝清軍一籌。第一次工業革命造就兩國巨大的實力差距。英國把握工業革命大勢迅速發展,掌握最新的科技和技術,把地大物博卻不思進取的大清帝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這個段歷史給對香港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警示:不進則退,落後就要挨打。
回顧過去二十年的香港,雖然保持3%的經濟增長,但經濟實力增幅低於競爭對手,長此下去亦難逃被淘汰的危機。如馬化騰所說,在過去的世界里,即使屈居老二、老三、老四,一個城市或者一個企業仍有他們的地位。而在今天的互聯網效應和技術的效應之下,不做老大就根本無法占一席之地。

總結起來,香港不能安於現狀,不求上進,要想保持優勢,繼續發展,就必須努力發展科創事業。

雙輪並駕—世界新硅谷

在“大灣區”和“智能時代”這麼一個雙重背景下,發展科創產業是香港避免被淘汰並實現後來居上的重要籌碼。只有把科創打造成香港發展的新引擎,開拓發展的新空間,才能引領“大灣區”的科技產業發展,與灣區”2+9”共同打造世界的新矽谷。

以前香港的經濟靠自身摸索和拼搏,是以走或者爬的方式慢慢發展。在這特殊的時代背景之下,若香港能把握這巨大機會,乘上時代的順風車,便能實現踩在輪子上快速地往前發展。第一個輪子是馬化騰先生向中央提出的“大灣區”提案,這提案已經被納入國家的戰略。第二個輪子,是一個動力輪,是沈南鵬所提出的“智能時代”。
粵港澳大灣區、一路一帶

“香港灣區”的概念最早是在1994年由香港科技大學創校校長吳家瑋借鑒三藩市灣區發展模式提出的。從2010年《粵港合作框架協定》到2011年提出建立世界級大珠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逐漸走入大眾的視野。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在人大第十二界兩會期間提出了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粵港澳科技灣區的議案。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列入「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指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國家主席習近平認為大灣區將成為“一帶一路”的發動機,為泛珠三角合作的頂層設計增添一股全新而又強大的推動力,完成從三角洲經濟到灣區經濟的轉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規劃中的大灣區主要指香港澳門兩個特區以及珠三角9市(深圳、珠海、廣州、中山、東莞、惠州、佛山、江門、肇慶)。

2016年大灣區經濟總量增長了7.9%,深圳更高達9%。而香港特區本地生產總值將近2.5萬億港幣,同比增長1.9%。預測未來6年內,大灣區經濟總量將達到14.76萬億元,有望在5年內超越京阪神灣區,成為世界經濟總量第一的灣區。
智能時代—無限可能的未來

智能時代下有幾方面的技術幾乎可以同時聚焦起來。第一,按照摩爾定律發展的芯片、傳感器、硬件技術的突破。每五年提高十倍。第二,機器人與智能製造,使得製造效率大大得到提升。第三,人工智能的雲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第四,生命科學數字化。這四大智能產業將帶著我們往前走,並產生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芯片技術推動了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每一個應用的發展都帶來了人類科技的新變革,而下一個重要應用將會在機器人、物聯網和各類智能系統領域出現。

仔細思考可以發現,芯片、計算機、互聯網、機器人 這前四個東西都是由西方國家首先定義出來的。但是大灣區若能把握自身的優勢,未來的終端系統將有可能是由大灣區來定義的。
大疆的無人機就是一個例子,大疆有了系統的定義權,就可以在芯片方面做文章,通過自身的無人機產業帶動新的智能芯片的產業。這是第一個雞與蛋的關係,不一定說先有芯片才能有系統,芯片和系統之間可以反覆推進,相互影響,不斷地朝前發展。所以發展創新產業,只要有了一個話語權,就能帶來第二個、第三個的話語權。

芯片

芯片全球市場規模達3000多億美金,其中2000多億都是中國市場消費的。這2000多個億中的60%是在大灣區消費的。其中一家名為NVIDIA的智能芯片公司的股股價在過去一年內翻了三倍,可見芯片市場正蓬勃發展,繼續帶領著其他產業不斷前進。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

工業機器人在過去十年獲得飛速發展,中國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增長態勢將在未來繼續保持。即使這樣,中國每一萬人擁有的機器人數量還沒有達到全世界的平均數。香港要搞再工業化,並不是把以前的製造裝備跟技術帶回來,而是只能靠工業機器人、智能製造來實現。

人工智能

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是技術發展的趨勢,就像馬化騰所說,任何一個科技公司,如果不做人工智能,都不好意思說他是科技公司。

生命科學

基因技術的進步使得生命科學和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找到了新的結合點。 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使得生命科學變得數字化了。

這四大智能產業尤如四個輪子。它們之間相互扭合推動所發生協同效應將帶來無限的可能性和不可估量的價值。金融科技已經成為了創投圈子中炙手可熱的領域,創業家們正不斷嘗試著把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引入傳統的金融產業,整個行業正悄然而且快速地發生改變。在智能城市裡,有自動駕駛,有機器人,有人工智能,也有新能源車等正快速興起的產業。另外還有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穿戴、體育醫藥等等。每一個都可能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機會。

戰略佈局—打造香港國際創科中心

過去中國經濟是百分之十幾的增長,現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在這個新常態情況下,香港靠的不是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而是芯片、機器人與智能製造、人工智能、生物科學等科技,這是個領域的先進科技猶如四個輪子,帶動香港的發展。

下面要討論如何發揮和利用這些輪子所帶來的巨大優勢。這一關鍵佈局是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其核心是打造香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個議題最早由馬化騰提出。

這裡面由幾個部分組成,地理空間包括各個高校、研究所、孵化器、科技園、數碼港、工業村等香港的物理場景。再拓展出去跟深圳隔壁的河套、前海、東莞、珠海等,通過大橋、高鐵等大型基建的建設,創新科技中心就隨著一小時生活圈拓展開來了。
除了核心技術和人才,要打造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需要由三種類型的企業支撐。第一類是全球範圍內引進來的國際公司、科技公司,香港需要吸引他們來建立研發中心,亞洲運營總部。第二類是中國內部的高科技公司,香港需要鼓勵他們來建立國際總部。第三類是香港本土的創新科技公司。相信這三股力量將是帶動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一個最重要的資源。下面講講怎麼樣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投資未來—加大政府研發資金投入

藍圖描繪出來了,要實現這個藍圖就要大膽的投資未來。有錢不一定能做成,但沒有錢,肯定做不成。

香港的投資有三個問題

第一是投資的組成。香港的私人投資、社會投資占比低於政府的投資,因此對產業的拉動的比例偏低。換句話而言,在香港,政府花1塊錢,民間只投0.8毛錢。這說明鼓勵創投和科研的信號、資訊仍未傳遞出去,還沒獲得社會和市場上的廣泛認同。在新加坡,政府投1塊錢,民間投1.4塊。而在深圳,政府投1塊錢,民間投6.7塊。這是一個巨大的參數差別,香港必須在這方面作出改變。

第二是風險投資。在深圳的風險投資超過新加坡,更是遠勝香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新加坡跟深圳的政府即使面臨赤字也堅持投資科技和技術相關產業。而香港政府在每年保有大量盈餘的情況下,對科技和技術方面的投資卻顯得稍有吝嗇。香港社會必須思考,政府的財政盈餘是應該全民派糖,還是投資未來的科技。

第三,產業比例失調。香港科技創新發展的根本問題主要是全社會的研發投入占GDP比例嚴重偏低,比例失調。研發投入總數只占整個GDP的0.7%,而新加坡是2.1%,深圳是3.5%到 4%。香港的0.7%研發投入中,有45%是社會的投入,所以政府的投入只佔GDP中的0.385%。與香港相比,新加坡政府研發投入對GDP所占比例很高,達到0.84%,是香港的2.2倍。深圳政府的投入比例也比香港高,是香港的1.2倍,整體上對產業產生巨大的拉動力
可以大膽的想像一下,未來十年,香港把兩個參數進行優化,第一是政府領頭增加投入。把政府投入從0.385%翻一倍,達到0.77%。政府投入增加民間投資的信心,拉動民間投入占比增加10個點,到55%。如此以來,預計在2022年,香港全社會的研發投入能夠達到1.71%。在那以後,即時政府投入保持相同的數字,民間投入依然會接著往前走。就打破以前雞跟蛋的問題。

香港政府在科研投入上應該主動擔當領頭的作用。深圳早期政府財政不充裕,GDP也低於香港,然而深圳政府敢於大量的投資,把研發建在企業裡。現在企業發張壯大起來後,對整個產業產生了強大的拉動力。因此雞跟蛋的問題必須是由政府先破題。為達到這個目標,政府每年在科研的投入約增加100億,5年下來需要投入大概500億去引發社會上民間投入所產生的拉動力。到2027年,預計香港研發投入達3.85%。到時候香港就能可以跟深圳、韓國這些世界一流的城市一較高下了。 到時候香港的科創氛圍和科創成就像深圳乃至矽谷現在一樣轟轟烈烈,舉世注目。

可以預計香港科技創新產業在未來10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就如下圖所示,不再是忽略不計,而是其最重要的推動引擎。
三大戰略舉措

利用這增加的經費和四兩撥千金的原理,配以積極政策,建立健全智能時代新型產學研體系,為科技創新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有了錢,還要做正確的事情,要把以前沒有疏導好的東西系統的梳理好。在資本的支持下,香港要著力發展產、學、研。

研—新型研發機制

在“研”方面,香港已有一定的基礎。如果沒有基礎,即使投再多的錢,也無法把研究和產業帶動起來。所以香港的情況是已經有雞蛋,甚至已經有母雞,只是以前資源太少,母雞有點瘦。

系統的梳理一下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等方面,香港的幾所高校都有非常優秀的教授,香港的高校以及應科院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機器人等領域還是有一定的基礎。香港有國際上相當著名的學者,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有香港科技大學楊強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湯曉鷗教授、黃錦輝教授、香港大學李安國教授、俞益州教授、香港應科院楊美基博士等;在機器人領域有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王煜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劉雲輝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孫東教授和李有福教授、以及香港大學的席寧教授和田之楠教授等。

這些教授建立了有一定影響的實驗室,有些甚至是與企業聯合設立的。 包括微信香港科大聯合實驗室、港科大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中大多媒體實驗室、大數據生物智能實驗室、港科大機器人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天石機器人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機器人與自動化研究中心和香港大學高端機器人實驗室等機構。

這些學者和他們的實驗室雖然在國際學術領域有相當影響,但普遍存在規模偏小,政府資助不穩定、產業轉化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但無論怎樣,他們都是香港建立健全智能時代研發體系的基石。憑借他們多年的研究基礎、國際聲望和人脈關係,可以協助香港:利用這些資源,香港可以在新型的研發機構方面做文章。

第一是,吸引國際和國內著名科技公司來香港建立研發中心以及面向中國(或國際)市場的運營總部。也鼓勵和支持香港高校與國際和內地科技公司建立聯合研究中心。這不但有利於提升香港的整體研發水平,促進本地大學和教育發展、也有利於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選擇理工科專業,以科技創新作為他們未來的職業。這些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無論以那種形式落地都會對本地經濟產生重要推動作用。以色列和美國匹茲堡就是一個很好和成功的例子。

高科技企業在海外設立研究機構十分普遍。例如國內的科技公司也有在印度、新加坡等等都建立了研發中心。目前美國、歐洲的科技企業依然把新加坡看成設立海外研發機構的首選,對於進駐香港的意向並不大。但香港仍有機會,例如發明旋風分離式吸塵器的戴森(Dyson)公司,前一段時間正積極探索在香港設立研發中心的可能性。但香港科技園提供的優惠條件不足,未能成功吸引進駐。因此要引進國外企業在港設立研發機構,香港必須主動為他們解決什麼問題,提供優惠與支持。
很多內地的科技公司在印度、新加坡等地都建立了研發中心,唯獨沒有在香港落地 (見下圖), 希望香港政府能與科技園積極探討,如何能吸引這些公司落地香港並能留下來、發展好。
第二,鼓勵香港的高校與高科技公司共同建立研發中心。例如港科大楊強教授和騰訊共同成立了“微信香港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還有與華為合作的“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但這些實驗室的規模小,數量不足。因此香港需要設立新型研發機構,這些研發機構非但要著重技術的研發,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把技術專業到產業應用上,解決技術的研發和轉化的問題。更多的例子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香港生命科學研究院”和在河套區跟深圳合作的“智能芯片研發中心”等等。
利用香港高校,每年引進10到20個優秀創新團隊。深圳通過孔雀計劃,幫助了很多廣東、深圳的創新團隊,確確實實在最近幾年對科技產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因為搞創新產業,不能單槍匹馬,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努力,相互扶持。香港可以通過本地的高校,每年發掘和引進10-20個創新團隊。每一個團隊年支助5000萬,一年大概10億左右。這是有效利用那100億創新科技研發投入的一個選擇。

學—健全適合智能時代的教育體系

教育是另外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進入智能時代,整個教育的知識結構都不一樣。香港正迫切需要人工智能和相關領域的人才。美國需要培養100萬人工智能工程師,NVIDIA需要培養10萬個深度學習工程師。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工程師成為了現在市場上最稀缺的人才。現時高科技公司只能靠自己來培養這些工程師,只有少量能從市場上發掘到,所以只能通過教育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香港有多所高排名的一流大學,然而這些學校的排名和發表的論文少有成功轉化成生產力。因此不管一所大學的國際排名有多高,如果其研究成果無法應用到工業產業上,並且對香港GPD作出貢獻,排名只是一個虛名。在智能時代下,現有的學校機制顯得有所不足,無法滿足時代的需要。大學依然以單科專業培養作為主要的教學模式,教授搞研發都以論文專利作為最終的目標,因此造成很多的專利仍然躺在大學的技術轉移中心裡睡覺,無法發揮它們的價值。

我在伯克利時有個大學同學Paul Jacobs, 現在是高通的主席。高通從前靠單一的芯片銷售發展得一帆風順,然而蘋果公司突然冒起,顛覆了整個行業,也影響到了高通的江湖地位。Paul Jacobs仔細的研究蘋果之後得出的結論是:在現有教育體系下,即使伯克利本科和研究生,也未必滿足未來產業的需求。Paul Jacobs認為,未來的企業領導者必須學會如何在多學科背景的團隊中工作,如何快速完成從設計到製造的迭代,如何融合藝術與工程,如何面對全球快速多變的市場。因此他捐了一筆錢建立了伯克利的JACOBS INSTITUTE FOR DESIGN INNOVATION,致力鼓勵和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組建跨學科團隊,利用跨學科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然後把技術方案商業化。

美國波士頓附近的Olin College、Stanford大學的D-School, MIT的Media Lab,加拿大Waterloo大學的系統設計系,還有新加坡設計技術大學也都是針對目前工程教育的弊端以及未來社會對創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所做的大膽改革舉措。

通過一系列的新課程,讓學生學會如何去觀察和發現問題,用基於項目、動手實踐和多學科團隊的方式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再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去改變未來。
這些新的思維模式和課程應盡早進入我們的教育體系。為滿足智能時代下的人才需要,香港的教育需要以問題為導向,鼓勵多學科融合,基於項目學習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與品味的新人才。為此我有兩個建議:

第一:增設一所或多所以STEAM教育和創新精神培養為主的中學

因為很多根本問題是從中學就開始了。尤其香港社會多年來投機炒賣,分數至上等思想根深蒂固。要改變現狀就需要在中學建立STEAM教育體系,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跨學科教學方法,透過相關課程,將五大領域的知識結合起來,補強不同學科間的隔閡,讓學生在不同的環境及專案活動中,以「多重」管道的知識來源解決問題,同時讓學生在數學邏輯的基礎下,藉由動手建構工程與呈現藝術美學,來學習科學和技術的內涵。

第二:增設一所以科創教育為主、服務大灣區的新型私立大學

選址可考慮位於港深交界正在規劃中的河套科技園。它不只為大灣區的科創產業發展提供支撐,還將推動港深兩地乃至整個大灣區的高等教育改革。和當年設立香港科技大學以推動香港的大學研究一樣,新設立的大學,將不止推動科技的研發,更是推動科技到產業的轉化。騰訊主席馬化騰先生曾建議取名叫“灣區科技大學”。我說稍微改一下,建議取名為“灣區科創大學”。 這將是一個改變香港,改變深圳的舉措,希望能得到政府的認可跟支持。
產—生態體系建設

香港高校最近10多年誕生了一批在機器人、人工智能和電子信息領域的知名企業, 包括從港科大自動化技術中心走出來的固高、大疆、李群、雲州和逸動科技,從港科大微電子專業出來的廣東晶科電子,計算機系楊強教授和學生創辦的第四範式,計算機系張黔教授創辦的新元素以及中文大學湯曉鷗教授創辦的商湯科技,中文大學盧煜明教授創辦的思為諾等。
這些公司起源於香港高校,落地或發展壯大在深圳或大灣區其他城市,是典型的大灣區科技公司。他們探索和整合了大灣區的優勢資源,並證明了大灣區所具備的巨大競爭優勢。外人把大灣區稱作Hollywood of Makers(製作者之都)。它具有世界最完整的製造體系,使得創業者從設想到產品的速度比矽谷的速度要快5到10倍,而成本是其1/5或更少。
如何讓更多的科創公司能夠在香港落地併發展起來,我們必須不斷改善科創企業發展的生態體系。目前阻礙香港初創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包括:
高昂房價導致的居於全球第二的創業成本(僅次於紐約,如上圖);其次是政府制定的一些旨在幫助初創企業,但由於手續煩瑣和操作不到位,不能落實或效果不佳的政策,如 ITF 給初創企業的科技資助項目、移民局的專才和優才引進政策。很多初創公司因為手續太麻煩而不願去申請,最後去了深圳或內地其他城市,這不得不說是香港和初創企業的損失。
如何建設科創生態系統,HONG KONG X發表的白皮書裡有一些具體的建議。

第一是降低創業成本。現時香港的創業成本在全球排第二,其中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房地產。慶幸的是部分地產公司原意提供部分創業場所,降低年輕人的創業成本。
第二是優化政府的專項計畫,如優秀人才入境計畫。香港雖然提供了優才專才引進的利好政策,但很多創業團隊都認為辦理手續過於繁複,不願意去申請。香港應該思考如何簡化手續、提高效率,讓這些專項計畫發揮最大的作用。

第三是克服房地產思維和公務員思維。香港要在科技創新領域有突破,必須要打破很多以前的框框架架,建立起一些適合科技創新的支撐體系。如何積極主動地把產業轉化,把科技企業在不同階段發展所碰到的問題找到,並制定有效措施去幫助他們,是政府主管部們需要思考的。必須克服這兩種思維,才能發展科創產業。 長期以來市民總想著炒樓賺錢,通過房地產快速致富和忽視了實業對經濟的支持,如果這個地產思維不改變,將很難改變香港社會對科技創新的態度。

結論

三藩市灣區的核心是矽谷,而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應是香港、深圳和東莞。香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不只是對香港的推動,也是對整個大灣區的引領。

智能技術和粵港澳大灣區將為香港經濟和科創產業的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機遇。這個機會稍縱即逝,香港要勇於創新,大膽佈局,以前所未有的措施和力度推動香港國際創新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實現香港創新科技的突破。

香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同時也是香港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的有力保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世界新矽谷的領頭羊,這也是國家偉大復興最重要的一個佈局。
關於創科香港基金會
創科香港基金會(HKXF)是壹家非營利機構,以調動全社會資源支持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為使命,成立壹年來已成為壹個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以豐富創科資源為優勢的社會公益組織。機構是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組成部分。

關於香港X科技創業平臺
香港X科技創業平臺(香港X)是壹間設立於香港的創業機構,旨在發掘在港青年科技創新創業的潛力,致力於將學術研究成果進行產業轉化,推動創業項目進入市場。平臺於 2016 年 7 月由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先生、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和香港大學陳冠華教授共同成立。

香港X致力於推動香港青年科技創新創業文化,並連接「超級教授」為創業青年提供資本支援及專業指導。
有關詳細資訊,請訪問:http://www.hkxtech.com/

關於紅杉資本中國
紅杉資本致力幫助創業者建立穩健根基的公司,為成員企業帶來豐富的全球資源和寶貴的經驗。45年來,紅杉資本投資了眾多創新企業,包括蘋果、思科、甲骨文、谷歌、阿裏巴巴、Airbnb、京東等產業潮流領導者。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作為「創業者背後的創業者」,專註於科技/傳媒、醫療健康、消費品/服務、新能源/清潔技術/先進制造四個方向的投資機遇。十二年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投資了包括阿裏巴巴、貝達藥業、大眾點評網、德邦物流、DJI大疆創新、趕集網、高德軟體、光環新網、華大基因、今日頭條、京東、聚美優品、美麗說、美團網、陌陌、諾亞財富、奇虎360、萬達院線、威高集團、唯品會、文思創新、新產業生物、新浪網、英雄互娛、魚躍醫療、掌趣科技、中通快遞在內的300余家企業。

Comments are closed.